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欢迎您!

森林保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ylys     发布日期:2024-09-25     阅读次数:

(090703

一、学科简介

森林保护学学科隶属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学科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立足于亚热带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并急需要监控和治理的实际,着眼于国家森林生态安全和两山转化对高级人才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能在林业、园林、森林与环境保护、海关、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现有在职教师10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学历8人,硕士学历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学科聚焦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区域林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和生态服务功能较弱等重大挑战,从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开展森林有害生物、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和森林非生物灾害的成灾机理及调控机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林木害虫综合防控、林木病害综合防控、林业气象与火灾管理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马尾松、湿地松等生态公益林和毛竹、油茶等经济林以及园林景观植物的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警与生态防控方面有着丰富的学术积累;在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马尾松毛虫生态治理上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技术推广;在森林防火技术体系研究、3S技术在森林防火和气候区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为区域森林安全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气象局、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林业局等国家与省部级纵向项目50余项,承接了地方政府、自然保护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害生物灾害、火灾以及资源普查等横向项目20余项;出版地方优秀教材和国家级教材7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8项、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余篇,国内A类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献身科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掌握森林保护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森林保护学科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科学试验和技术研发的能力,培养能在森林保护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

2、基本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求实创新,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必须掌握森林保护学科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熟悉本学科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森林保护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有组织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高层次管理工作及开辟新领域并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

3)外语能力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体素质要求: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吃苦耐劳,能长期坚持在林区野外开展调查或观测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林木害虫综合防控

本方向主要开展昆虫区系调查,林木重要害虫及入侵昆虫的发生机制及生态防治理论技术体系,天敌昆虫及濒危昆虫的繁殖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方向2:林木病害综合防控

本方向主要开展林木主要病害的流行机制、抗病机理与综合治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开展植物菌根菌、功能微生物解析、虫生真菌、食药用真菌的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应用技术体系研究。

方向3:林业气象与火灾管理

本方向主要开展森林小气候、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植被的影响;森林火灾、气象灾害等环境灾害因子的发生规律、监测与预警;防火树种筛选、森林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系统培养,使研究生既能全面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同时具有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总体负责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指导。指导教师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对每一个研究生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学位论文计划等),并协助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须主动参与导师有关科研工作,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7-28学分,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非学位课12学分,以16学时为1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核心课程内容简介(5门)

1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主要讲授生态学发展历程和趋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分子生态、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林火生态以及全球生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生态学研究新手段与新方法。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李俊清主编. 森林生态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 Kimmins主编 . Forest Ecology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3] 方精云, 刘玲莉主编. 生态系统生态学—回顾与展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4] Chapin FS, Matson PA, Vitousek PM.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2011.

[5]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6]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7]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8] Ecology, 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9] Journal of Ecology, 英国生态学会主办

2、森林保护学(Forest Protection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当前林业主要生物和非生物灾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当前不同领域(包括森林昆虫、森林病理和森林火灾等其它灾害)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以及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昆虫学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国昆虫学会. 昆虫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3]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中文核心期刊.

[4] 中国菌物学会. 菌物系统. 中文核心期刊.

[5]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植物病理学报中文核心期刊.

[6]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SCI 期刊.

[7]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SCI源期刊.

[8] Studies in Mycology. SCI源期刊.

[9] Nature climate change, SCI源期刊.

[10]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SCI源期刊.

3、森林昆虫研究法(Forest Entomology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传统经典森林昆虫学研究方法,包括昆虫和螨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饲养方法与技术、昆虫摄影技术、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内容。全面了解和掌握昆虫学实验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包括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病理学、昆虫毒理学、害虫综合治理、法医、水质监测及垃圾处理昆虫方面经典的或新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等内容。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文礼章主编.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 科学出版社, 2010.

[2] 娄国强, 吕文彦主编. 昆虫研究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 胡隐月主编. 森林昆虫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88.

[4] 郑乐怡主编. 动物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5] 袁锋主编. 昆虫分类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6] 王宗楷主编. 昆虫饲养. 农业出版社, 1964.

[7] 王学奎主编.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林病研究法(Forest Disease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介绍森林病理学研究中常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在阐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讲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方法。主要讲解以下内容:植物病害的调查,标本采集和制作,培养基配置,灭菌原理和方法、各类病害的鉴定,真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切片的制作等及文献搜集,论文的写作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方中达主编. 植病研究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 项存悌主编. 林病研究法.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1.

[3] 陈捷主编. 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4] 俞大绂主编.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9.

[5] 王立纯主编. 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法.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1.

[6] Behringer M.P.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in Biolog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 1973.

[7] Maheshwari R. Fungi: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Biology, CRC press, 2005.

5、林火研究法(Forest Fire Technology

本课程主要介绍林火实验和调查研究技术,包括不同林种标本采集、烘干、留样、粉碎、制样、燃烧、火行为测定计算,树木的理化性状测试方法与分析。介绍各种林火模型建立技术。回归分析法、主分量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等方法在林火中的应用以及3S技术在林火中的应用。数据收集、数据库的建立,高程模型建立、数据输入、预处理、定标、几何纠正、解译、输出等内容。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秦富仓主编. 林火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2] 王秋华主编. 林火管理.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21.

[3] 胡海清主编. 林火生态与管理.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4] 冯仲科主编. 3S技术及其应用. 林业出版社, 2001.

[5]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卫遥感分会. 遥感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6] 东北林业大学. 东林业大学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7]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中文核心期刊.

[8] 中国林科院. 林业科学研究. 中文核心期刊.

八、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四学期内,开题报告后,由森林保护学学科统一组织和实施。考核审查小组应对考核对象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九、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安排在第3~4学期,应面向本科生承担不少于1周的教学工作量,必须是参加大学本科学生的教学活动,可试讲部分章节、辅导、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参加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参加教学基地建设、协助指导大学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等等。

已从事过大学本科教育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或师范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毕业的可免修。

2、社会调查与科学考察

硕士研究生生应在第3~4学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赴野外参加调查、取样等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3周。

十、学位论文

1、科学研究

1)选题: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开题报告会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3)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动手完成。研究生在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能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自己动手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2、学位论文

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硕士研究生应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字数约在2-3万字。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3)学术成果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应达到赣农大林园发[2021]02号文件的要求。

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布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一、附表:森林保护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

方式

考核

方式

公共学位课

6-7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1

讲授

考试

 

学硕英语

3

2

讲授

考试

分级

教学

学硕专业英语写作

1

2

讲授

考试

自然辩证法

1

2

讲授

考试

二选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2

讲授

考试

专业基础课

8学分)

林学学科文献阅读与写作

1

1

讲授

考查

按一级学科开设

森林生态学

2

1

讲授

考查

按一级学科开设

森林保护学

3

1

讲授、研讨

考核

 

森林昆虫研究法(方向1

2

1

讲授、研讨、实验

考核

 

林病研究法(方向2

2

1

讲授、研讨、实验

考核

 

林火研究法(方向3

2

1

讲授、研讨

考核

 

非学位课

必选课

8学分)

高级生物统计与分析(上)

3

1

讲授、实训

考核

按一级学科开设

昆虫生态学专题(方向1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方向1必选

森林微生物学专题(方向2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方向2必选

林火气象与预测预警(方向3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方向3必选

生物信息学

1

1

讲授、研讨

考试

跨一级学科(专业类别)选修1

Seminar

1

1-4

研讨、读书报告

考核

必选,开放式课程

学术报告与讲座(至少3次)

1

1-5

报告与讲座

考核

 

选修课

5学分

资源昆虫学(方向1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森林病虫害检疫(方向1. 2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分子植物病理学(方向2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气候变化与林火管理专题(方向3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气象灾害专题(方向3

2

2

讲授、研讨

考核

 

公务员能力养成

1

2

讲授

考查

 

中国哲学与智慧

1

2

讲授

考查

 

音乐赏析

1

2

讲授

考查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

讲授

考查

 

文献检索与利用

1

2

讲授、操作

考查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2

2

讲授

考试

二选一

C语言程序设计

2

2

讲授

考试

实践性课程

教学实践

1

3-4

导师指导

考查

1周以上

社会实践与科学考察

1

3-4

组织、指导

考查

3周以上

培养环节

培养计划

 

1

 

 

 

开题报告

 

3

 

 

 

中期考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