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学研究生招生专业信息介绍
(层次:博士)
【专业特色】学科聚焦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区域森林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和生态服务功能较弱等重大挑战,从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和林业非生物灾害的成灾机理及调控机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和防控技术服务工作。
【师资力量】学科现有在职教师1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学历8人,硕士学历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
| 刘兴平,民盟盟员,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访问学者。任政协江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民盟江西省委员会委员、民盟江西农业大学副主委、江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江西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森保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6项,参编教材2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 |
| 曾菊平,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UFZ访问学者,江西农业大学第五批“未来之星”。任江西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永久会员、江西省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农业类”专业委员会专家、及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珍稀蝴蝶生态保护、林业本土/入侵害虫防控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7项、教改课题2项。主持10余项省内林业害虫普查、防治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服务项目,主编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5项。获江西林业科技三等奖1项、江西农业大学“先进工作者”1次、江西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次。 |
【教学条件】学科建有林木病理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病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昆虫行为学实验室、昆虫生理生态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气象站等实验场所以及野外工作台站。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
【科教成果】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西省林业局等国家与省部级纵向项目70余项,承接了地方政府、自然保护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害生物灾害、火灾以及资源普查等横向项目30余项;出版地方优秀教材和国家级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8项、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50余篇,国内A类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
【培养目标】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深刻理解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在森林保护学科基础理论或技术创新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具有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事业独立开展本学科相关前沿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的本学科领域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
【学制学位】三年,授予森林保护学博士学术学位。
【发展前景】学科立足于亚热带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并急需监测和治理的实际,着眼于国家森林生态安全和两山转化对高级人才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能在林业、园林、森林与环境保护、海关、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森林保护学相关的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