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欢迎您!
凝聚奋进青春力,携手共建新时代 ——2020年度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团委工作报告
发布者:ylys     发布日期:2020-12-30     阅读次数:1128

2020年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团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共青团十八大精神,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深入推动改革,不断强化学院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及服务力“三力协同”,整体提升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三力迸发”,彰显共青团青春力量。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思想引领,不断强化共青团引领力。

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我委始终牢固树立“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责任意识,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思想引领、价值引领、舆论引领,推进“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目标达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1、日常教育增强理想信念。

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教育与自我提高相结合。致力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使理想信念教育与党性教育抓到实处、落到细处、引向深处。通过举办“扬帆起航新起点,筑梦奋进新时代”入学教育大会、师生党员警示教育大会、“安全·诚信·入伍·考研”专题教育大会;邀请副校长林小凡为我院开讲复学第一课、院长、书记为本科生上思政课等形式教导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2、历史契机激发豪情壮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特殊纪念时刻以团支部为阵地,以直播资源及线下活动相结合,筹措重温“五四百年”习近平总书记青春寄语,“向国旗敬礼,青春致敬祖国”主题团队日、集体收看国庆阅兵仪式、国家烈士纪念日网上祭扫及祭扫方志敏烈士陵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大会等活动;将校史融入党史,开展建校115周年校史知识竞答、积极发动青年参与校本剧演员招募。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不忘战争之痛,常怀历史之忧,激发慨然前行的动力,在追梦路上自强自信。

3、先进典型标榜价值引领。

今年的先进典型除了共青团“两红两优”及学生工作处“评优评先”获得者,还有在防疫抗洪的关键时刻,我院涌现出的120余名青年学子。他们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淬炼青春担当。戍守在社区与村组的卡口和救助站,或是充当细致温暖的后勤人员、满载知识的技术人员、不舍昼夜的巡防队员、落落大方的政策宣讲员、观察细致的绘图创作者、不吝给予的捐款者……这些先进事迹通过院校微信公众号的专题报道、学院表彰、主题宣讲进行价值传导,激励广大青年迎难而上担当有为、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在良好氛围的推动下,我院获得2019年度“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4、舆情管理维稳思想动向。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精心引导和栽培。当今围绕铸魂与蛀魂的意识形态、扶与不扶的道德观念较量日趋激烈,穗苗面临多重“信息病毒”威胁。我委落实教师言传身教,抓好青年学生网上思想调查及不良言论发布预警,利用好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资源深化主题教育、结合好党、团小组生活会开展线上线下微讨论与微教育,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崇尚科学、明辨是非、弘扬美德,树立良好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能够自觉抵御不良污蔑言论,增强民族自豪与认同。

(二)筑牢团务根基,持续夯实共青团组织力。

“欲筑室者,先筑其基”。我委持续推进从严治团,以“智慧团建”系统为依托、以创建活力团支部为突破口、以构建团支部评价考核体系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建设工作。近年来正逐渐形成整体提升,全面加强格局。

1、基础团务注重“强基础,补短板”。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厘清团员底数掌握团员动态,规范团组织运行及整顿管理;依托《团支部工作手册》,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及团日活动制度,专人专项定期督查各团支部手册填写情况,了解基层支部运行情况;依托团支书“述职评议”制度,总结互通经验教训,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本年度“学社衔接”“青年大学习”团课等工作推进有了明显实效。

2、基层团组织注重“新形式,添活力”。每月开展“激扬青春,爱我中华”“知校史、明校情、迎校庆”等主题团日活动,全院36个团支部、近1400名青年学子每月参与到团日活动中,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丰富课余生活、凝聚集体归属,激发支部活力。开展“活力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工作,近年来,有1个团支部获评“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3、团学改革注重“简机制,提实效”。深化落实“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推进学生会、团委组织改革,精简学生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修改职位名称革除“官本位”思想;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强化对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如期召开学院双代会,实现换届与班子配备。近日,我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分别获得“先进学生分会”和 “优秀研分会”荣誉称号。同时,这也是我院研究生会自成立以来连续四届获得优秀研分会此项殊荣。

4、共青团队伍注重“精推选,硬本领”。发展新团员完善“两段式”培养考察、“四方面”综合测评入团程序,健全了团员发展评价体系,2020年吸纳27名新发展团员。强调团组织“推优”、培养教育过程纳入发展党员档案,健全了党团联合培养体系,2020年“推优”入党67人。坚持团支部书记、学生负责人纳入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坚持为党的事业和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政治站位,培养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人才。

(三)紧抓五育融合,有效提升共青团服务力。

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在青年成长成才道路上保驾护航,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以多元化、多样态的方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效显著。

不断完善“第二课堂”运行机制,致力于日常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全年来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2020年共发布活动539个,吸引23千余人次学生参与。针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分数未过半学生实施月度预警制度,通知本人并签署告知书进行确认,安排专职团干点对点进行沟通,查看每个学生第二课堂较上月度进展情况,了解日常生活状态并提升青年学生的认知与重视。针对尚未修满的应届毕业生,集中开展“2017级本科生关于关于尽快修满pu第二课堂座谈会”,旨在了解学生意愿听取相关建议,帮助其提升参与积极性和获得感尽快获取满额学分,会后针对性增设课余实地学习打卡、体育锻炼、志愿服务等类目活动,帮助其在修学分导向之下丰富课余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培育良好生活习惯。自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成效,毕业生未修满人数已由90人降至53人,降幅超40%,其中最低分数已有1.36分,51人超1.55分,41人超1.7分。

2、双创、学科教育扎实推进。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和专业学科教育,划拨专项经费构建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青杯”“艾景奖”“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赛事,根据协同育人要求,搭建不同类型的实践育人实训基地和无境景观设计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一年来获得国家级荣誉1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获奖人次19人。省级荣誉8项,获奖人次102人,其中一等奖3组,二等奖7,三等奖11组,优秀奖7组。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仅学院官网记载下半年已召开14场学术交流研讨会,邀请名校教授及省属相关单位领导来我院授课,并派遣我院师生队伍赴江苏扬州、江西婺源、贵州遵义等地进行实地研学,提升理论功底的同时利用专业工程实训、校庆花境设计等项目提高实操水平。

3、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

全年以来,有276人次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疫抗洪”“垃圾分类”等主题深入社区街道、田间地头走街入户开展社会实践。党委副书记挂帅带领林学1801邱建伟、林学1702崔泽昭参与江西农业大学防汛突击队驰援洪水重灾区九江鄱阳;园林1901罗天宇返乡修复受洪无花果基地荣登江西卫视;环设1902张可卓参与洛阳孟津神龙救援队黄河水上救援。暑期三下乡期间组建5支队伍34人奔赴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线上线下集中开展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林业发展、凝聚抗疫力量为目的进行调研及走访,助力官山保护区五年一次的大样地复查任务产出《官山植物图鉴》;总结家乡抗疫感人故事创作艺术作品十余件生动再现平凡而伟大的瞬间;产出中村村贫困户脱贫前后饮水情况调查报告和赣南寻乌橘园病害评估与振兴对策研究等两份调研报告。经过实践,提升了青年们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用勇担责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干实事的正能量。

4、先进校园文化展示青春风采。

通过举办或组织“像国旗敬礼—青春致敬祖国”升旗仪式同升一面旗、“唱响青春,礼赞江农”大合唱比赛共唱一首歌、“红色走读”竞赛同访一处红色故地、“不负青春,携手共同战‘疫’”共上一堂主题云班会推动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先进文化在校园传播;通过“奋斗·创新·奉献”“艺德杯”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利用绘画、摄影、书法篆刻等视觉造型艺术凸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第四届微团课大赛利用PPT、视频、H5等方式实现思想政治和文化、审美功能的多重融合;通过共排一场《走出恐惧》心理情景剧,演绎一段正能量心理故事涤荡心灵倡导友爱;通过“我为校庆添光彩,校园文明我先行”校园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区认领活动、美化校园彩绘墙体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环境整治,营造崇尚劳动、鼓励奉献的生活氛围;通过“运动生活,健康大学”班班篮球赛、田径运动会培养坚韧顽强、锐意进取的良好品格以及团队精诚合作的集体荣誉感。共举办或组织大型活动19场,参与覆盖面较广,参与人次超3700。让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江农文化气质根植于青年学子的心中,把时代精神和价值体系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中。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高年级共青团员凝聚力有待增强。具体表现在完成日常基础团务工作如青年大学习、毕业生团关系转接及团日活动等参与度、配合度更低。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团员面临考研、就业实习等事务性压力,会忽视或暂缓相关团务工作的完成,导致拉缓相关工作进程与完成度。虽屡次通过提醒与沟通一开始会有所好转,但不久之后又呈卷土重来之势。

2)部分团员身份重视度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新生及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个别同学在转接过程中遇到障碍动辄产生“放弃团员身份”等不良念头,侧面反映出其怕麻烦、缺乏珍视团员身份等特点,还需要加强引导。

3)各基层团委间联系有待密切。具体表现在新生及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缺乏转接方基层团委联系方式,或者出现双方消息不够互通、相应工作部署不够协调统一等问题,为团员身份的保有增加了难度,降低了转接效率。相应便捷高效工作方法还需进一步学习与探究。

三、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

1)建议组建团内评优文书范式借鉴或培训会,打破孤军奋战之困境,形成通力合作之大局。历年团内评优如“两红两优”“活力团支部”“模范社团”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项目的评选,在模范展示环节方式有待多元化,多是以先进事迹、图文、宣讲等方式进行弘扬。但是材料文书申报等方面还是薄弱环节,基层学院鲜有机会接触文书申报优秀范式,建议能够组建优秀申报文书范式观摩学习,攀上“巨人”的肩膀,插上“成熟”之羽翼,提升申报规范性与竞争力。

2)建议建立年终评议红榜,执年终考核“指挥棒”,让考核结果成为做好新时代团学工作的“硬杠杠”。历年年终考评未收到针对性反馈和考评结果,普通团干无法定量衡量整体工作效果,易导致对自身问题反思具有主观性片面性,问题认识不够全面等,大大降低以考促思、以考促建的目的。同时结合年终、团务督察、五四红旗团委评选等考核,建议考评设立红榜,使考核评估指挥棒显威发力,坚持问题导向、榜样导向不断推进团组织建设工作。

四、2021年主要工作打算

1、强化宣传阵地,继续坚持共青团对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一是加强风险防范。增强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减少错误思潮对高校青年的影响,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二是结合“融媒体”信息传播形式,创造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文化形态。利用微信、微博、直播等媒体形式,有针对性开展舆论引导、理论解读、热点辨析、心灵对话等活动,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三是聚焦师生表达需求与信息需求。关注院校自身特色,从传播内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等各个方面积极提升,使得思想引领与教育工作“接地气”“攒人气”。

2、革新工作方法,引源头活水持续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是依托“一个抓手”,突出党建带团建。深化团的“入党推优”,严格标准为党组织培养可用之才;深化团干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制,通过党组织集中授课、交流座谈、互动教学、现场述职等形式引领基层团干素质获得提升。二是抓好“两大平台”,推动基础团务创新。运行好“智慧团建”和“青年大学习”两大平台建设,定期进行月通报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通过后台数据达到优化组织形式、有效日常管理。三是开展“三项行动”,激发各班团支部活力。做好“活力团支部创建”“团支书团务统一指导”“好青年故事分享会”,以赛促建,推进各团支部间观摩交流;以教促思,提升各支部团支书协调技能;以讲促行,引导青年团员投身实践,争做时代新人。

3、创新工作模式,多措并举继续做好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工作。以“稳就业”为着眼点,聚焦应届毕业生重点就业人群,切实把服务青年就业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一是沿用新冠肺炎疫情搭建的线上就业平台,常态化利用“云服务”,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二是打造服务青年就业的“四维”模式,以“就业指导课+职业准备度测评+招聘会+模拟职场竞赛”为抓手,助力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确定就业方向、找到满意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引导,延伸就业触角,增加就业机会。不断深化2020江西共青团“千校万岗”建档立卡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我校学子赴省属机关实习行动,组织就业轮训、考研指导会、考研辅导班等给毕业生就业送去“暖心大礼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扎实推进团学工作改革创新,更好地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为促进我校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贡献青春力量。